八字算命准不准_可信度高吗_还有八字算命准不准

发布时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八字算命准不准?可信度高吗?,以及八字算命准不准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算命为什么不会消失——洞察迷信行为背后的真正成因

迷信行为的由来

心理学上有个经典的“斯金纳箱”实验,将一只饥饿的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小白鼠每次按下按钮,则掉落食物,结果,小白鼠自发学会了按按钮。

这时候我们改变触发条件,在小白鼠按下按钮时,有概率掉落食物,结果,小白鼠学会了不停按钮,甚至培养出奇特的行为,比如撞箱子、作揖、转圈。这是因为掉落食物前,小白鼠正好在进行这些行为,于是产生了“迷信”。

这也是人类的“迷信”行为的来源,特别在早期人类时代,因为知识的匮乏和科技的落后,导致做大部分有难度事情的时候,都存在失败的概率。于是人类就像小白鼠一样,在做事情之前会有一个前置的“迷信”环节,来“提昇”成功率。现在知道为什么连灶神都有了吧,就是连烧饭这件事,也不是百分百能成功的。

因此中国上古时期的统治者,本质上都是大巫师,是连接人神的通道。比如黄帝、炎帝、蚩尤,都是如此。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后世,在周朝出现天子称号之后,历代的皇帝也都沿用了这个称号,就代表着最高统治者是有人神两面性的。

西方的国王在加冕的时候也是由教皇来主持的,代表国王是“蒙上帝之恩当选”的神权国王,国王是上帝在世间统治的代表,反对国王就是反对至高的神。

既然连皇帝和国王都有一部分是“迷信”的状态,那迷信行为出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不足为奇了,再说一点心理学上的成因:迷信用确定性的动作和行为来对抗事物不确定性,可以让人产生依赖,诞生希望。

中国和西方的算命方式

中国的算命源头要推到《易经》,蓍草和龟壳作为最早的算命工具,再发展出“潜龙勿用”,“亢龙有悔”之类高度抽象的有逼格词汇,构成了中国式算命的底色。之后在汉朝发展出的阴阳五行理论把中国式算命发展到了百家争鸣的高度,直到今天,八字、手相、面相、姓名、属相、风水都还是很多人择偶、选宅、装修、取名的重要参考手段。中医的源头《黄帝内经》也是阴阳五行的产物,所以我们现在依然还在说阳虚、阴虚、君臣相佐。

西方的星占学相比于东方也无需多让,四千年前的古巴比伦人就观测到了黄道星群,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黄道星座的神话。到古希腊时期就诞生了黄道十二宫,并衍生出一套基于此的预测体系,但这套预测体系本身是用作农业生产的,和中国的节气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在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被后人赋予新的意义。举个例子来说,二战时期,英国飞行员用骆驼粪来保养战斗机座椅,这是什么鬼逻辑?其实源头是当年英国人骑骆驼在沙漠作战,必须用骆驼粪涂抹座垫,否则骆驼就容易发脾气,时间一长,必须用骆驼粪来保养座椅,就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而真实原因是什么,也就无人关心了。

很多人也许也知道,算命预测这样的事情可信度不高,但为什么还是要去相信呢?因为从人类心理来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和“以小博大”是两条底层逻辑。就像明明知道买彩票中大奖的概率微乎其微,但依然怀抱着希望去购买。这是不理性吗?不这恰恰说明了人的理性。

就像着名科学家帕斯卡说,上帝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你可以信上帝,也可以不信。如果你不信上帝,上帝不存在,你没有损失;如果上帝存在,你就有损失。而如果你信上帝,上帝不存在,你没有损失;上帝存在,你得益。比较下来,你应该信上帝。


互联网式算命

为什么要预测未来?年轻人的理由可能和老一辈人不太一样。

首先,互联网改变了传播的形式。以前算命需要去请大师或去某个特定的场所进行,对时间和金钱都极其有限的年轻人而言,交易成本太高。而各路正宗/野生算命大师遍布各类社交平台,交易成本极大地降低,“宁可信其有”、“以小博大”的逻辑就开始生效了。

其次,互联网极大加速了这个世界的变化。把时针倒转30年,哪有什么35岁焦虑?一份工作做一辈子是常态,稳定不变是常态。而现在一辈子干十份工作也许是常态,唯一不变只有变化。这当然也就放大了年轻人对于未来的焦虑,他们不知道今天的事情能持续多久,他们更不知道明天会如何,他们比老一辈更需要得到“未来会如何”的指点。

最后,东西方文化融合和中国国力的提昇带来的年轻人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可也再次把“算命”玄学推向前台。不信阴阳五行、信星座。不信塔罗、信八字,丰俭由人,总有一款适合你。

算命到底准不准?

上面说了那么多,我们依然有个疑问,算命到底准吗?在这里,我可以很负责地说,准。举个例子来说,你明天高考,去算命,结果得到了“潜龙勿用”的结果,那你明天没考好,哇,好准。考得好,哇,给你算命的那个人是骗子,不是易经不准。

那你一定会说了,易经,阴阳五行太高深了,大师太少,骗子太多,而西方的星座对应的预测,这总没跑了吧,因为每个人的星座可是固定的哦。那我们依然举个例子,今天是2022年8月24日,晴,今天处女座的人出门要小心,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啥叫“意想不到的事情”,有定义吗?任何事情是不是都可以?如果一天下来,啥事也没发生呢?还可以用上升星座之类的圆回来。语言的模煳性和可以无限拓展的边界让算命的结果永远正确。

算命存在的真正价值

算命这个行业伴随着人类历史成长,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或是未来,这种不可证伪的事物会永远存在,正如同宗教一样。其实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要从预测中得到准确的结果,而是想从预测中得到安慰和勇气,让我们可以更有信心地去做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事情,也许这才是算命真正经久不衰的底层秘密吧。

PS:那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比老年人更迷信呢?这个事情虽然没有定量分析过,但从逻辑上推导,这点大概率上成立,原因有叁,第一个是各种社交平台上“算命”UP主的粉丝数量;第二个是“算命”工具的增加和普及化;第叁个是“算命”的交易成本降低。

算命没有科学依据,为什么还算的挺准?原因很简单

算命没有科学依据,为什么还算的挺准?原因很简单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每个人看着特别的顺风顺水,但是到底是怎么样都只有自己知道,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是一帆风顺的,有的人在一段时间内生活就会有很大的变故和打击,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有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是自己最近运气不好,怎么解决的?有人就会去找算命先生去卜上一卦,算一算自己的运势什么的,很多算命的行业就应运而生。那么算命那么没有科学依据,为什么还算的挺准呢?其实原因也是很简单。

但是算命这种东西大家都知道并不是很准,去算命的人大部分都是去求一个心理安慰,都知道没有科学依据,为啥还觉得挺准的?关于算命这种东西不是只有一种,它可以算姻缘,算事业,更有人去求平安。太多的种类。有的人愿意去相信,有的人不愿意相信,觉得这不过就是封建思想。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他们也是有一个传播途径上的改变,从以前单一的路边摆摊到现在在互联网上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踪影,甚至我们经常使用的朋友圈也可以见得到。

算命其实就是一个大概率的问题,不是不好的就是好的,你去找算命先生的时候,他们就会根据你的生日和最近发生的事情来给你算你近几个月的运势,说得好的事情其实就是图个吉利,让你自己心里觉得自己其实还是有好的事情发生的。我们去算的结果就是给你一个大概的情况,不是非常的具体准确。

不过他们就是因为给你说的不准确就让人有一种想象的空间,而且一个人的未来是怎么样本来就是没办法估量的,就不可能斩钉截铁的告诉你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只能告诉你一个大概的方向,所以他们给你的结果就是模棱两可的,然后再给你一个大致需要注意的事项,只能起到一个预防的作用。等到真的有一天这个事情真的发生了,人们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算命先生说过的话,就会觉得各个事情都是符合的,自然会觉得他们说的是真的。

虽然说算命没有科学依据,但是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这要求一个人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阅历,这样可以看人看的非常的准确,你觉得他们算的准确也不过是因为他们善于观察,他们看到你的言谈举止和外貌上的特征,就能把你了解个大概。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知道算命就和我们现在所处的大数据的时代一样,他们问你一些问题,你回答后反馈的反应状态就是他们的依据。就和我们今年流行起来的抖音一样,,你自己浏览过的视频,后台都会有一个数据的统计,然后反馈给你的就是你喜欢看到的,你说这时有人知道你的喜好吗,后台也不过只是一个冷冰冰的系统,这就是大数据带来的准确。所以这也是我们生活中的概率问题。

其实对于算命这种事情来说,我们求个心理安慰也好还是给自己一个动力也好,这只是我们未来的一个小因素,不可能决定我们未来的走向,不要太把这个当回事就行,可以参考一下,但不是你未来的全部。